“不一样”的考古故事——《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1-12-27

2021年12月26日,杭州的气温首次跌至今冬最低——零下4℃,杭州人的朋友圈中很多人发的状态是“后悔没有裹着棉被出门”;另外一条在杭州或者说整个浙江考古圏比较热的信息是“《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新书发布会”将在当日上午10点举行。新书发布会作为“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登场,通过腾讯直播平台向网友实时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09万人次。

《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是钱江晚报记者马黎十年间对浙江考古的报道合集,书中的24篇文章,几乎涵盖了浙江所有重要的考古发现,既有闻名遐迩的10000年上山、5000年良渚,也有鲜为人知的瓦窑里遗址、坦头窑址;这24篇文章,涉及很多默默耕耘的浙江考古人,既有被誉为“浙江考古线绘第一人”的方向明、登上央视“中国考古大会”的刘斌、凭借一句“上班就是上坟”红遍网络的郑嘉励,也有几乎无人知晓、自行坚守的民间“守墓人”。读者通过马黎的文字,可以清晰地看到静默的考古工地、从沉睡中醒来的出土器物、辛劳谦逊的考古工作者,还有她不露声色地穿插融入于文字间的文化知识、历史背景。马黎说她入行之初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就是“不一样”“留下来”,这两者她都做到了——《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不一样”的考古故事,而这些载于书中的故事会一直“留下来”。

新书发布会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主持。在百万网友的见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党委书记李晖,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以及本书作者马黎一同为新书揭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围绕“讲好考古故事”这个点展开论述,他说:马黎是个优秀的记者。《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是一本好书。这本书的主要意义,是国内第一次有人围绕一个省(或一个区域)的近十年的考古工作,从史前遗址,到明清墓葬,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形成了有系统的、成规模的考古讲述。书中的24篇文章,既是24个类型和角度不同的考古故事,更是24种“讲好考古故事”的可供讨论的样本。而这套样本,是由浙江文物考古工作者与文化记者马黎共同完成的。

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回顾了本书从选题构思到正式出版的经过,介绍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渊源,他说:马黎将这十年间她对浙江重大考古的报道全部浓缩于这一本书中,我们得以从中看到10000年前的水稻、8000年前的独木舟、6000年前的“富春山居”、5000年前良渚人的阡陌交通,也得以窥见唐代瓯窑器物上的神秘刻字、吴越王钱镠对家乡的深沉眷恋、笼罩于宋六陵上的重重迷雾,更能通过马黎的笔触感受到浙江考古人工作中的艰辛和努力、面对重大发现时的激动和喜悦,还有在遇到不解之谜时的纠结和苦恼。马黎从一个旁观者、采访者、记录者的角度,写下了浙江考古的历程、收获和意义;也从一个参与者、体验者、传播者的角度,写下了浙江考古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马黎则分享了她从一个“考古小白”到专业的考古记者&考古作家的过程。外人眼中的马黎有双慧眼,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隐秘的角落”。但马黎自己却并不认同,她总是带着问题在报道,常常问自己“重要发现重要吗”“故事重要吗”,更多的时候则是在思考“记者难道只是一个记录者吗”。怀揣着这些问题,不断思考,让她在考古记者的路上越走越远、渐行渐高,既得到了考古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也受到了普通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她说:写史前,如上山、跨湖桥、河姆渡、井头山、良渚,没有“功课”可做——史料文献,白纸黑字,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底,没有舒适区。很多记者习惯了的花哨方式,在它们面前,统统不能用了。唯有面壁,缴械投降。面对它们,你很难编故事,你的幻术不适用了。所以马黎不编故事,她关注的是读者想知道什么、考古人想要输出什么,她在这两者之间架通桥梁。

 


浏览量:1428